
朗读
编者按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的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为扎实开展纪念活动,市双拥办特开设“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专栏,重点宣传军地联手在助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持部队加强练兵备战、促进人民幸福安康等方面内容,总结经验做法,宣扬先进典型,浓厚爱我人民爱我军的社会风尚,激发广大军民投身新时代双拥工作,为金华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凝聚崇军力量。
“社会化拥军成绩突出单位”
浙江协晟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协晟建设有限公司是义乌市爱国拥军联合会的会长单位,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施工企业;2018年以来,在全新的管理理念引导下,企业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截至2022年底,五年累计完成产值超过36亿元,共纳税1.3亿元,连续四年均为义乌纳税A类企业,2020年6月被义乌市人民政府授予了建筑行业“龙头企业”荣誉称号,2021年10月被金华市建筑协会授予“先进企业”称号。
一、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始终把拥军工作摆在突出位置
公司始终把拥军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积极参与义乌“双拥模范城”建设。认真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双拥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全国、全省双拥工作决策部署,坚持每半年一次专题听取、研究公司拥军工作情况,并将“爱国拥军,军民融合”写入公司文化建设谱系,2022年旗下新成立的逸凡建设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将该公司每年的收益不少于1%用于拥军事业,把拥军写进公司章程,把“双拥共建”当成一种制度来实行,进而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拥军队伍中来。
二、立足行业优势,高标准建设红色工地
党建工作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公司将党建工作和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通过红色领航、精品铸造、品牌建设,助推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落实“支部建在项目上”的要求,项目部办公区配置党员活动室、生活区设置党建宣传栏、施工区张贴红色宣传标语等,营造红色工地氛围;项目党支部在一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升国旗唱国歌、观看红色电影、瞻仰革命遗址等主题党日活动,引导一线党员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信仰力量、校准前进方向、实现创新突破。
三、丰富拥军载体,营造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公司2019年以来每年向驻藏义乌籍官兵寄送慰问品;2019年12月公司骨干参观慰问了义乌舰;与驻义部队亲密共建,每逢“八一”、“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都会到部队慰问;每年驻义部队老兵退伍,组织力量送行;每年配合爱国拥军联合会开展“军歌嘹亮”、“军队联谊会”、“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结对项目”等大型活动,共投入资金近37万元。2021年4月公司总经理孙小华也被评为“金华市拥军优属模范个人”。
四、多渠道宣传爱国拥军
利用协晟建设是义乌建筑行业协会、市政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的优势,带领两个协会参加爱国拥军活动。诸如两个协会分别结对慰问了20位抗美援朝老兵,并持续关照老人的日常生活;慰问一线抗疫工作人员,特别是帮助军属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同时公司利用每季一刊的“协晟建设”报等公共媒体资源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营造爱国拥军氛围。在公司岗位招聘中优先考虑退役军人、军属等群体。发展动员了13名协晟员工成为义乌市爱国拥军联合会的理事或会员,他们在结对慰问志愿军老兵等服务中出钱出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拥军工作树立了楷模和榜样。
通过多次深入基层走入军营活动以及爱国拥军文化的积淀,公司的全体职工队伍也形成了敢打善拼、顽强战斗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保持了积极进取和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企业的经营蒸蒸日上,公司知名度和美誉度也逐年提高。公司以实际行动有力地诠释了协晟的文化是跟党走的文化,是爱国的文化,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担当的文化。
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
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有会员280多人,百分之八十为退役军人。自警卫连善爱团队(协会前身)成立以来,已经走过40年的历程。协会全体会员以雷锋精神为指引,继承和发扬警卫连善爱团队“团结、互助、善爱”的优良传统,永保军人本色,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一、老战士红色宣讲团宣讲1000多场。成立由新四军老战士朱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当代活雷锋金正洪、优秀警官陈正明等人组成的老战士红色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市场、军营、机关等单位宣讲红色故事和雷锋精神,累计达1000多场。
二、组建学雷锋服务队成效显著。协会下属稠江街道专职消防队于2019年3月成立学雷锋服务队,在圆满完成了各项抢险救援和勤务保卫任务外,坚持学雷锋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队长吴滨被评为“最美退役军人”。
三、结对资助边远山区困难学生。自2018年以来,协会先后有二百多人次参加结对资助困难学生活动,江苏东海、湖北来凤、云南保山等地共五百多名学子收到资助。
四、帮战友渡难关。2016年5月,协会为河南尉氏患脑梗的徐卫贞捐赠13.7万元,让他重新站立起来。2020年9月,协会众多为安徽籍患癌症战友张志友捐款4.8万,助力他抗击病魔。2021年6月,又为警卫连退伍老兵魏耿患重病的儿子魏益安捐款8.7万元,使他获得新生。
五、捐赠抗疫物资、慰问抗疫一线人员。2020年2月,为湖北来凤县中心医院捐赠了15.7万元的医用酒精、84消毒液等抗疫物资,并专车送达。疫情期间,先后组织会员前往高速后宅出口、湖门出口、徐村出口、义亭出口慰问抗疫一线人员,送去抗疫物资近5万余元。
六、开展给老兵和烈属送温暖活动。协会把老兵当成一种社会的财富,每年都组织会员慰问他们。先后慰问了新四军老战士朱光、傅立仁、陈洪山,抗美援朝老战士黄允长、吴建文和烈士骆超强的父母,累计达100多人次。并派人赴上海看望慰问雷锋当年连长虞仁昌。去年八一开展的“致敬英雄、善爱老兵”活动中,又为10位满90、80、70岁的老兵庆祝生日。
七、开展爱心直通车活动。2022年春,“同一片蓝天下,我为阿昌族小朋友捐一本书”活动。募集图书近万册。2022年10月,开展“爱洒远方,爱心直通车驶向滇、鄂、苏”活动,为云南腾冲新华乡中心小学、湖北来凤沙坨小学、江苏东海李埝中心小学等10所小学送去价值15万元的保暖内衣,智能学习用品等。
这些年,协会结对的贫困学子,有的升入高中,有的已大学毕业,有的成为青年志愿者。曾接受退伍军人王文军帮助过的东阳藉“浙江好人”周芳良之子林嘉麒2021年,从上海理工大学毕业后,也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他说:“从爱心团队叔叔阿姨身上,让我感受到爱的温暖。今后,我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近40年来,协会为帮助困难老兵、资助贫困学生、慰问部队官兵等款项540多万元,积余爱心款82万多。
永康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
永康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成立于2019年8月,3年多来,协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的理念,积极发挥协会职能作用,充当党委政府与驻永部队和广大退役军人及其优抚对象之间的桥梁,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共同做好社会化拥军优抚工作,全力推动永康市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协会姚湘江会长被评为2020年度浙江省模范退役军人。
协会成立后,积极开展困难退役军人底数排摸、关爱帮扶贫病老兵、慰问部队官兵、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志愿服务。同时开展了“关爱退役军人,八一深情回访”“昔日从戎报国志,今朝荣归建家园”“军民共建传佳话,八一慰问情谊深”等系列活动20多次,事迹被《中国双拥》杂志等国家级媒体刊登报道5次,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采用宣传报道7次,其他各级媒体宣传报道70多次。建立困难退役军人档案300份,累计关心关爱退役军人800余人次,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尊军、崇军氛围。
一是拥军爱军,支持国防。协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协会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拥军爱军活动,推动永康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发展。每逢“八一”、春节期间,协会都会慰问驻永部队,为部队官兵送上空调、饮料等日常生活和训练所需的慰问品。2020年以来,协会联合市人武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每年9月退役军人返乡期间,开展欢迎退役军人光荣返乡活动,为每一位返乡退役军人佩戴绶带和大红花,送上“荣军礼包”和鲜花,并提供免费接送到家服务,提升军人和军属的荣誉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激发广大适龄青年踊跃参军、矢志报国的热情。
二是抢险救灾,勇当先锋。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协会守初心、担使命、挑重担、当先锋,积极动员会员单位捐款捐物。协会会长姚湘江通过群升公益基金和名下千喜集团先后捐赠50万元资金,70台电动车以及口罩等医疗物资12.6万元。猎人特卫、康美诺口腔医院等会员单位积极响应,纷纷捐款捐资。协会还号召全市退役军人参与疫情防控,为打赢疫情攻坚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协会还成立了关爱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千喜救援队退役军人突击队等服务组织。2020年8月,受台风“黑格比”影响,西溪、龙山等多地受灾严重。千喜救援队退役军人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抗洪一线,开展现场查勘、紧急救援、转移群众等抢险救灾工作,抢救物资23批,转移受灾被困群众1260余人次,荣获永康市委、市政府“抗台先锋”称号,并得到省军区司令员冯文平将军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三是关心关爱,真情奉献。协会始终坚持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切实增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为常态化做好关爱退役军人工作,协会着眼于困难退役军人对象,联合各镇(街道、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对全市422个行政村进行排摸,通过走村入户、现场调查、查询档案等方式明晰困难底数,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档案246份,为关爱退役军人的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