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主题征文优秀作品】 郑玉峰:方向盘就是我的武器

日期:2023-07-11 16:53:59 来源:​大堰河文学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编者按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的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增强广大军民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引领“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弘扬双拥传统,深化双拥宣传,营造浓厚的“军爱民、民拥军”社会氛围,即日起,我们特开设“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主题征文优秀作品”栏目,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投稿。


方向盘就是我的武器

郑玉峰

640.png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随浦江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的工作人员走进岩头镇抗美援朝老兵倪安朗,倾听老兵故事,感悟身边的现实版“长津湖”。

经过战争和岁月的洗礼,已年过九旬的倪安朗看起来依然精神烁然,每当讲述那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岁月,倪安朗仍满怀激情:“我是一名汽车兵,抗美援朝的战火烧到哪里,汽车就要开到哪里。虽然没有枪、没有炮,但方向盘就是我的武器。从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刻起,我就没准备活着回来!路总是被炸断,车也经常被打报废,很多战友今天还一起出车,第二天就见不到了。如果不是战友们的及时救援,倒在血泊中的人很可能就是我,如今,我还常常梦到崎岖不平的山路,梦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战友……”说起往事,倪安朗的眼角已渐渐湿润。

640 (1).png


结缘“木炭车”

1951年2月,倪安朗响应政府号召,入伍到驻在浙江宁波的21军61师炮兵团。1952年8月,选派到黑龙江佳木斯第五汽车学校学习,此次浙江去的战士有200多人,每个连派出1人。出发的具体时间老人已记不清了,依稀记得从宁波上船到吴淞口,到嘉定,再转上海,跟着火车“咣当咣当”地走了好几天。当时南方正值盛夏高温,而千里之外的北方还下着鹅毛大雪,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一哈气,脸都是白的。一下火车,没有穿棉袄的战友们,被冻得直喊爹娘,接兵人立即命令大家就地跑步取暖,随后给大家发放了棉衣、鞋和帽子。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汽车数量不足,没有用于训练的汽车怎么办?汽车学校找来废弃的日制汽车,简易改装后通过燃烧木炭形成瓦斯气,再次燃烧后产生驱动力。驾驶员在驾驶室学技术,其他学员在车斗中一边向反应炉中扔柴火,一边奋力转动把手催化瓦斯气,所以这种车当时也被称为“木炭车”和“木瓦斯”。即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战士们还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驾驶技术。因为他们知道,战场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魄,更需要技术!

穿越火线

1953年3月的某天凌晨,校园内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哨声,倪安朗从睡梦中闻令而动,迅速集结至指定位置,学校领导作了简短的动员讲话,因为战局需要,上级要求参加物资运输任务,勉励走出学校的每一名学员英勇战斗,报效祖国。同时,这也是欢送会,来自五湖四海的千余名学员随即踏上新征程。当天下午4点左右,战士们乘火车到了与朝鲜仅一江之隔的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后又分到32师94团汽车连(驻地在一个叫什么丽的地方,时间久后就记不清了),贵重的东西统一上交保管后,连队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工作任务。

虽然在佳木斯第五汽车学校学习过一段时间,但由于这边山路崎岖不平,陡坡多、路面窄,里边是峭壁,外面是悬崖,刚开始执行任务的那几天,手握方向盘两腿直打哆嗦,幸好有老兵同行。老兵告诉我,路况复杂,跟紧老兵的车,他快我也快,他慢我也慢。前方战事吃紧,无论风雨还是严寒天气,每天下午4点,倪安朗就雷打不动为汽车加满油,对车辆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看下轮胎气压、车辆刹车、灯光等,查看完毕后在天黑准时发车。因为当时没有制空权,运输只能是晚上,为避免敌机轰炸,夜间汽车只能走在崎岖坎坷的山路,并且不能开车灯,车毁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每一次执行任务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回来。

那时不仅汽车紧缺,司机也稀缺,美国人说打死一个汽车兵,就等于困死、饿死前线一个排甚至一个连,掐断运输线就掐断了志愿军的生命线。行进在黎明前的暗夜,一边是抬头不见天日的绝壁,一面是低头望不到底的深渊。点火、挂挡、踩油门、刹车,无数次重复这样的动作,有时生死就在这多一脚少一脚的踩油门之间。运输时,崎岖狭窄的道路上布满弹坑,漆黑的夜间不能开灯,敌机在头顶盘旋,炸弹在身边燃烧,弥漫的烟尘、刺鼻的火药味呛得睁不开眼,喘不过气。我们一路上与死神伴行,道路狭窄,坑坑洼洼,有的汽车一头栽进大弹坑,车毁人亡;有的汽车一个状况便会掉下悬崖,粉身碎骨;照明弹头上纷飞,前方不时会发生汽车被凝固弹击中,熊熊燃烧成一片火海。

顺利的话,经过2个多小时后到达一个藏在山洞里的隐蔽仓库,物资装车后(具体运送的东西属军事机密)由一名部队人员随车带路,转运到前方。当时的汽车都是苏联进口的嘎斯汽车,最多可运载3000多公斤,一个连大概有20多辆车。山路颠簸,为了快速运送物资,驾驶全程除了小心翼翼驾车,还要时刻竖着耳朵听敌机靠近的声音,“听到轰炸机嗡嗡地来了,或者有防空哨开枪,就得赶紧熄灯停车,等敌机飞远了再走。”每次回来,身上常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有时汽车底部钢板也常会震断几块。

直面生死

最难忘的一次是,连部出动12辆汽车担任物资运输保障任务,当晚的气温在零下8度,路面结冰,汽车轮子原地打转,不能进,更无法退,面对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处境,我们感动无助和绝望,泪水哗哗的流。军令如山,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驾驶在前面的9辆车相继滑入山谷,眼睁睁地目睹亲爱的战友们离去,而我们竟束手无策,这是一生的遗憾,甚至来不及敬礼送别,只能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前行。后来,所幸遇到路过此地的十几名朝鲜老百姓巡逻队,见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军,他们立即脱下棉衣垫在车轮底下,帮我们顺利通过最艰难的路段。

汽车连每天要运输,山高路远,望驾驶室窗口都是悬崖,头顶还有美国的侦查飞机,不仅白天来,晚上也来,一般三架飞机盘旋上空,雪白的灯光把整个山脉照得如白昼,我们只能迅速下车躲进路边的小树林等飞机返回。美军飞机一旦侦查到有情况后,马上报告前方指挥部,迅速调来数十架飞机支援,瞄准目标开始集中轰炸,顿时,天空如成群的飞燕密密麻麻,地面烟火遍地,不到一刻钟,地面就会炸得面目全非。一天,我开车正行驶在山路上,天空中来了飞机,前面驾驶员立即叫我们停车,跑到半山腰的树木从中躲避,结果还没跑到隐蔽处,炮弹随之落下,巨大的爆炸声和冲击波袭来,我背部突然被什么东西撞击后瞬间失去知觉,战友后来告诉我,当时全身被覆盖的沙土树叶足足有一尺厚,从此左耳失聪,腰部留下硬伤,不得不转到山东进行休养。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2023年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订70周年,也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每一位老兵都是一段不朽的传奇,每一位老兵都是一块屹立的丰碑。夕阳垂暮,英雄不老!向抗美援朝老兵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