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华,看军地间“绿叶对根的情谊”

日期:2023-08-02 10:44:21 来源:​金彩云客户端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军爱民,民拥军。双拥工作,承载着军地间“绿叶对根的情谊”。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的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金华是名副其实的驻军大市、兵源大市、安置大市、优抚大市。2020年第四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以来,我市大力支持部队建设、创新拥军优属新模式,构建社会化拥军新格局,奋力开创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

“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我们从3个小故事走进金华双拥。


一条警民巷

市区江北有条警民巷,一边是杨思岭社区,一边是武警金华支队。

巷子两侧种满了广玉兰树,初夏花开,盛夏成荫。

1690944037072.png

36年前,杨思岭第一任社区书记、主任马淑芳从社区走到武警金华支队时,这条路还叫明月北街,“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更名为警民巷是为了铭记一份双拥情。1987年3月,杨思岭社区居委会协同武警支队对明月北街进行整治修建,路面刚做好那段时间,支队官兵主动承接护路任务,每天给路面站岗浇水,提醒过往行人小心通过。道路改造竣工后,军民在巷子两侧共同种下48棵广玉兰,见证双拥情谊。

也是这一年,杨思岭社区与武警金华市支队警通中队签订了军民共建协议,还先后制定多项制度,签订“思想工作联抓、公益事业联做、人才培养联手、文体活动联谊”的“四联四建”责任书。

“当时我退休不久,就接到组建杨思岭社区的任务。社区当时有3000多常住人口,全靠部队支持,才能做好环境整治工作。”马淑芳说,当时武警部队官兵们白天在社区清扫楼道卫生死角,晚上继续开展夜间巡逻,一有空就来到社区帮忙。

1690944048575.png

军爱民,民拥军。马淑芳则带着社区36个小组长为战士们改军服,当起义务炊事员,“八一”送清凉、端午包粽子……社区家门口的双拥工作有声有色。战士们亲切地叫她“马奶奶”。每年部队接新兵、送老兵,马奶奶从不缺席,“老兵退伍那天,一班班送到火车站,至少让每个人带上金华酥饼再走”。

寒来暑往,杨思岭社区的书记和主任换了一任又一任,但社区的拥军传统却在继承中不断丰富。2021年,这里成立马奶奶拥军服务队,37名队员联合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拥军活动。“我们要把第二故乡的文化和人情味带进军营。”杨思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朱穗泉说。


一块糖蔗田

想着“八一”快到了,“义乌老吴”吴功俊早早地备下防暑用品,送给驻扎在义乌西部高山上的部队官兵。

老吴是义乌稠江人,在义亭镇创办了一家塑胶制品厂。

1690944074287.png

2007年,女儿报名参军后,老吴想到了义乌部队的官兵们。“他们和我女儿差不多年纪,都是在外当兵,总想着要去看看他们。”这一看就是16年。每年中秋、“八一”、春节,老吴都会带上生活用品来到驻义某部慰问。

老吴送到军营的东西里,官兵们最爱的是红糖,“非常甜”。

这份义乌特产,产自老吴家里两亩多的糖蔗田。每年丰收,糖蔗被制成红糖和花生糖、芝麻糖等红糖产品,老吴总会给军营官兵们送上一份,让他们尝尝义乌味道。

年年种,年年送,官兵们就把这块糖蔗田称为“拥军田”。

老吴也许下承诺:“这块‘拥军糖蔗田’我会一直种下去,只为子弟兵能够品尝到第二故乡的特产。”

对驻义部队官兵而言,老吴是第二故乡的“家里人”,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解决。

1690944086030.png

2020年年初,高山军营官兵们在山顶种果树,总是只开花不结果。老吴了解后,就邀请金华傅村的苗木专家加入种植“拥军树”爱心行动,根据山顶气候特点,选择适合山地生长的枇杷、樱桃、葡萄、桑葚、无花果等果树,并运用大棚栽培技术进行栽种。如今,300多棵果树已经在高山开花结果。

“经常去部队看看,已经成为习惯。能帮上忙,看到官兵开心,我比他们还开心。”老吴说,也希望退伍回去的“家里人”常回家看看。


一个军营社区

军营里的社区什么样?在婺城区城北街道黄泥岭双拥社区可以找到答案。

这是东部战区范围内首个专门为官兵及家属服务的基层社区,也是全国第二个专属双拥社区、浙江省首个专属双拥社区,成立于今年1月29日。社区里面有公园、图书室,还有健身室、老兵之家、儿童乐园等各类文体设施。随军老人参加老年课堂、跳广场舞,军嫂练瑜伽、找工作,军娃上托管班、当宣讲员……每周,社区活动不间断。

1690944095883.png

“部队官兵半年以上时间在省外驻训,300多名随军家属90%是老人和小孩。有社区之前,只有每年‘八一’有晚会,平常基本没有休闲娱乐活动,老人和小孩都待在家属院。现在归属感更强了。”社区工作人员朱月是驻地部队的一名军嫂,以前在外上班,如今在家门口就业。

和朱月一样,社区4名工作人员都是驻地部队的军嫂。她们和其他社区工作人员一样,分工负责党建、民政、宣传、安全、劳保、卫生等各方面职能,为家属院的居民代办民生服务,定期收集社情民意,开展福利政策宣传、就业创业帮扶、文体活动组织、廉政文化教育等。

据了解,社区名字的背后也是一个双拥故事。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到金华视察,步行至黄泥岭,看到整齐的民房、庄严的双龙水库,从群众口中了解到都是部队帮助建设,因此盛赞官兵拥政爱民的精神。

1690944105622.png

“社区以‘黄泥岭’命名,就是要继续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好传统。”该社区书记李梦婕说,社区由军地共建,可以链接妇联、团委、人社、学校以及社会相关组织资源,家属有什么需求都可以通过社区对接。目前,社区正在筹划成立党支部,后续将所有家属党员纳入支部管理。今年还将重点为部队家属办好聘任网格员负责家属区各项治理、引进物业保障、建设开心小农场等10件实事。


通讯员:李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