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支书”陈善生 | 从战场到乡村,一腔热血献给党

日期:2024-05-16 17:08:42 来源:​金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编者按

我是一个兵,爱国爱党爱人民。“一声到”是我坚定地回答,是我作为曾经的中国军人一生记忆,“一生到”是我庄严承诺,是我作为退役军人毕生信仰,脱去戎装,我是兵支书、兵教师、兵干部、兵企业家、兵创客....但我铭记“我是一个兵”,冲锋在前、担当在前、贡献在前,不仅是刻在我身体上的烙印,更是流淌在我血液中的本能。为弘扬崇军精神,讲好老兵故事,现市局公众号推出《我是一个兵》专栏,激励广大战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兵支书”陈善生

陈善生,1982年11月入伍,1984年至1985年随部队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86年12月退役,曾获第五届浙江省“最美文化礼堂人”、市“拥军优属模范个人”“最美拥军人物”等荣誉。

微信图片_20240514082746.jpg

情系桑梓,在基层烟火里续写军人使命担当

祖孙三代“接力”当兵。陈善生的父亲陈爱弟在20岁时入伍,在父亲影响下陈善生在20岁时也同样选择入伍,如今,陈善生的儿子陈之乾18岁高中毕业后同样选择了当兵。祖孙三代接力参军,红色基因一脉相承,生动诠释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家国情怀。

退役回乡后的陈善生在父亲言传身教下,开始投身乡村振兴、村庄整治、农民致富等民生事项。因深受村民信任,2010年陈善生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并连任至今。回首这14年,傅三村的面貌发生了大变样:宽敞的大道连接村头巷尾;两批农村住房特困户问题得到解决;完成集体店面、粮店厂房等招投标建设,增加了集体收入。在陈善生这个“火车头”的带领下,傅三村在美丽乡村建设、法治建设、党建+警务等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先后荣获“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民主法治村”“善治示范村”“书香文化礼堂”等多项省级荣誉。

久久为功,为平安乡村建设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傅村镇在金东区属于工业大镇,仅傅三村就有330家企业,村内常驻外来人口有9000余人。考虑到村里企业多、外来人口多,2020年在陈善生的坚持下,建成了“傅三365村警工作室”,通过“警格入网格、网格连警格”的模式,走村入巷排查矛盾纠纷,截至目前,村警工作室累计化解村民、村务及外来务工者之间矛盾纠纷168起。

2021年时任浙江省副省长王双全和省公安厅长王成国,先后走访调研傅三村,对此项做法高度肯定。同年,在市公安局的支持下,承办全省公安现场会,至此傅三村村警工作室“火出圈”,成为了“省内树标杆,全国有影响”的村警工作室,先后迎来了两批公安部督察组和40多批省内外公安部门的走访调研,“傅三365村警工作室”相关做法还得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等多家官方主流媒体好评。

开拓创新,在传承弘扬红色根脉上展现老兵风采

行伍出身的陈善生,虽然退役多年,但骨子里还流淌着的“中国军人”的热血,他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一事尤为看重。

从2016年起,村里邀请抗美援朝老兵吴时富和原硬骨头六连英雄战士张根洪,给村里的企业、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定期开展国防教育及法治教育宣传,并在八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邀请相关团队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文艺汇演。2020年陈善生发动全村退役军人组建“老兵哨”,做好“一日两巡,定访定问”等事项,为村民安居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老兵哨”已有成员69名,其日常工作与村务深度融合,既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又成为了展示傅三村退役老兵“退伍不褪色”的亮丽风景线。该做法又得到了人民日报社、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转发点赞。“干好‘兵支书’,不忘兵之本。”陈善生说,军装虽然早已脱下,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不变。